- 单作用/双作用液压千斤顶
- 薄型/超薄型液压千斤顶
- 单作用/双作用空心千斤顶
- 单作用/双作用大吨位同步顶升千斤顶
- PLC多点同步桥梁顶升系统
- 钢制/全自动驱动式液压扭矩扳手
- 超薄中空式液压扭力扳手
- FY-通用/可换头/风电专用液压螺栓拉伸器
- FY液压螺母介绍
- 脚踏式升降电动拔轮器
- 全自动车载式升降拔轮器
- 机械式/液压防滑拔轮器
- FY-EP-80手动液压油泵
- FY-KLW液压扳手专用泵站(电磁换向阀)
- 便携式超高压气动泵站
- FY-RMD高性能数控轴承加热器
- 折叠式/配重式/电动旋转液压吊车
- 自行式/剪叉式/固定式/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
- 多功能/分体式液压切断机
- 电动/手动液压弯管机
- 超高压钢丝绳压套机FY-CYJ-2000
- 分体式单/双作用液压钳
- 高线液压剪刀/圆钢液压剪
- 液压换辊小车/工具
- 液压剪切器-救援工具
- 液压扩张器-救援工具
- 全自动三维调整机
- 移动式分段垂直调整机
- 辊压机专用液压缸
中国桥梁发展点滴
桥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的结果,各种各样的大桥记载着人类发展史上宝贵的财富。兴建铁路、公路、立交、渠道、管线等工程中,桥梁是跨越河流、峡谷或其它各种障碍物通济利涉的工具。
我国桥梁发展的大致四个阶段:
1. 西周、春秋时期
生产力落后,除了之前的独木桥、汀步桥,更多的还是建造在窄河身、水流不急、地势平稳地段的木梁式小桥,以及建造在河身宽阔、水流稍急的浮桥。
2. 秦、汉,包括战国和三国时期
这是创建古代桥梁的发展时期,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,增添了石柱、石梁、石桥面等新构件。由于人类对砖的发明和以砖石结构体系的拱券结构的诞生,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。加之战国时铁器的出现,更加促进了石料在建筑上的利用,特别是维修费用少、使用寿命长的石拱桥的出现,在中国的桥梁发展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重大事件。此间的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因此在使用建筑石料和出现拱券技术的秦汉,是推进桥梁发展重大革命的时期,大约到东汉时,梁桥、浮桥、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。
3. 唐宋,包括两晋、南北朝和隋、五代
这期间是古代桥梁发展达到巅峰状态,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与成就,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,都是此时创建的。工商业、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都是世界成熟的隋唐,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,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。东晋以后,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,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,使这两河之间的经济获得空前发展。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,又促进了桥梁的大发展。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的敞肩式石拱桥--赵州桥,首现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叠梁式木拱桥--虹桥,有万民安乐之意用筏形基础、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,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湘子桥。这些在世界上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的桥梁,尤其是赵州桥,西方世界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。
4. 元、明、清三朝
桥梁技术上没有太大的突破。除了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、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,在川滇地区也兴建了不少索桥,使得建造索桥的技术有所提高。这期间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,留下了许多桥梁修建的施工说明文献,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。到了清末,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,又迎来了我国桥梁技术一次重大大革命。
到了近代,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,我国在桥梁建造、桥梁维修技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,完成了许多在外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建造奇迹,在中国大地上,几万乃至几十万坐大桥的修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。在桥梁同步顶升这一新技术诞生之后,现代立交桥的定期维修也以少量的代价顺利完成。
中国古代桥梁介绍
世界历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桥梁不计其数,有的已作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流传至今,我们在这里为您介绍了一些中国历史上出名,在人类发展史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桥。
赵州桥:建于隋代(公元581-618年)大业年间(公元605-618年),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,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,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较早、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。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河北省的赵县城南交河上,为一座空腹式的单孔圆弧石拱桥,桥面宽10米,两边42块的桥栏板上,都有精刻的龙兽浮雕。
十字桥:十字桥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主体建筑圣母殿前,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建。桥梁为十字形。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,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、横梁连接,上铺十字桥面,鱼沼飞梁,汉白玉栏杆,方砖铺面,南来北往、东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过。因这桥构造奇巧,民间传说是鲁班建造的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15公里的晋祠内。桥梁为十字形,建于鱼沼之上,又名鱼沼飞梁。全桥由立于沼中的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,柱顶又有柏木斗拱与纵、横梁连接,上铺十字桥面,两侧有汉白玉石栏杆。被称为“沪上第一桥”的放生桥,是朱家角的标志性古建筑。70多米长的五孔石拱桥,横跨在漕港河(淀浦河)上,雄伟壮丽,巍然屹立了400余年。
安平桥: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,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(1138),历时十四年告成。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。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,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。位于福建省晋江县的安海镇,建于宋代,当地人俗称“五里桥”。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,桥头有五层六角砖砌成的宝塔一座,此桥为古代跨度最大的梁式石桥,有“天下无此长桥”的美称。
广济桥,俗称湘子桥,宋乾道七年(1171年)太守曾江创建,初为浮桥,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“康济桥”。 淳熙元年间(1174年)浮桥被洪水冲垮,太守常炜重修之,并创杰阁于西岸,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,至绍定元年(1194年)历五十四年间,朱江、王正功、丁允元、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,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。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(1189年)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、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“丁公桥”。该桥是现存较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。
卢沟桥: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,明正统九年(1444年)重修。清康熙1697年时毁于洪水,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重建,坐落在北京广安门西南约10公里之处,该桥因跨越在卢沟河上(今永定河)因而得名卢沟桥,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。卢沟桥全长266.5米,宽7.5米,最宽处可达9.3米。有桥墩十座,共11个桥孔,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,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,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。全桥均用白石建成,两边石栏雕柱各140根,石柱头上雕有蹲伏形态各异石狮子485只。
铁索桥: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。又称泸定桥。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,跨越大渡河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 )九月动工,次年四月完工。桥净跨 100 米,净宽 2.8 米,桥面距枯水位 14.5 米。全桥共用铁索链 13 根,,铁链粗如碗口, 每根长150米左右,重约一吨,其中 9 根用作承重底索,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,可通行人、畜; 4 根用作扶手,布置在桥面两侧。
玉带桥: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,建于清乾隆年间(公元1736-1795年)。该桥单孔净跨11.38米,矢高约7.5米,全部用玉石琢成,桥面是双反向曲线,组成波形线桥型,配有精制白石栏板,显得格外富丽堂皇。此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内,全桥用汉白玉石建成,拱圈为蛋形,两侧雕刻精美的栏板和望柱,通体洁白、线条流畅。远望犹如一条玉带点缀在碧波粼粼的昆明湖上,被游客赞为“海上仙岛”
五亭桥:建于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,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内,桥基由12条大青石砌成,桥身为拱圈形。上建五亭、下列四翼,桥洞正侧凡十有五,由3种不同的圈洞联合,共有15孔,孔孔相通,桥上置有五亭,而且亭与亭之间又以廊相连。既有南方之秀,也有北方之雄。
风雨桥:坐落在广西三江县的程阳村边的林溪河上,全桥为石墩木面瓦顶结合而成。桥上建有五座宝塔形状的楼亭,可避风雨。整座桥无一铁钉,全用桁槽衔接,它斜穿直套、纵横交错,十分精致牢固。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。因桥上建有廊和亭,既可行人,又可避风雨,故称风雨桥。这座桥建于1916年,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。其结构以桥墩、桥身为主的两部分。墩底用生松木铺垫,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,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,再铺木板作桥面,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。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,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、美丽、壮观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,逶迤交错,气势雄浑。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,人物、山水、花、兽类色泽鲜艳,栩栩如生,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
五音桥:位于河北省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,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,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,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、商、角、征、羽五音,所以称此为“五音桥”。